九游体育盛夏七月至九月,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“戎耀心声” 实践团以 “赓续红色血脉、厚植国防情怀”为使命,整合退役大学生优势资源,联动多方力量,在国防教育的实践赛道上交出了一份兼具深度与温度的青春答卷。从新员工带训到新生军训,从红色场馆调研到社区共建,团队以多元化行动筑牢青年国防素养根基,让红色基因在实践中焕发时代活力。
依托团队成员均为退役大学生的独特优势,实践团深入军事历史场馆挖掘红色素材,为打造专业化国防教育队伍奠定基础。
暑期期间,团队先后走访多个红色场馆,通过文献查阅、实物考察为后续资源利用积累素材。基于调研成果九游体育,实践团成立“国防教育讲师团”。讲师团成员结合自身军旅经历,把场馆调研中挖掘的红色故事转化为“国防教育微课堂”内容:解读爱国忠诚,讲解国防科技重要性,分享责任担当。目前,课程框架已成型,计划 9月中旬走进校园、社区、开展宣讲,让红色故事成为国防教育的“活教材”。

作为实践团的核心内容之一,“军事训练赋能计划” 精准对接企业与学校需求,由退役大学生组成的教官团队带训青年,将军旅经验转化为育人实效。
7 月中旬,团队携手上海某银行开展新入职员工带训活动。为期 5 天的训练中,教官们围绕 “队列规范、军体技能、纪律意识” 三大模块设计课程:从立正稍息的基础动作矫正,到军体拳招式的力量与节奏训练,再到 “国防法规与职业担当” 主题分享,通过 “理论 + 实操” 双轨模式,帮助新员工快速实现角色转变。结营时,参训员工以整齐划一的队列展示、刚劲有力的军体拳表演,展现出团队协作与坚韧品格,得到银行管理层 “既练筋骨,更铸精神” 的高度评价。

8月下旬,实践团积极寻求合作,担任上海经济管理学校高一新生军训生活教官。针对青少年身心特点,团队创新融入 “国防故事课堂”:在训练间隙讲述抗战英雄事迹,用退役大学生的亲身经历诠释 “家国情怀”,让枯燥的军训成为红色教育的生动课堂。5天的训练不仅帮助新生养成良好作息习惯,更在他们心中播下 “崇文尚武、爱国担当” 的种子,校方反馈 “军训成果超出预期,学生的纪律性与集体意识显著提升”。

值得期待的是,9月9日至 20日,团队将延续这一项目,参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2025 级新生军训工作。教官团队计划在传统训练基础上增加 “应急避险演练”“国防知识竞赛” 等环节,开展国防教育、秋季征兵宣讲等讲座,进一步丰富军训内涵,让新生在入学之初便接受系统的国防教育。
为推动国防教育向基层延伸,实践团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,与浦东新区戎晖社会服务中心建立深度合作,构建 “高校 + 专业机构” 协同育系,通过系列活动让国防意识融入社区生活。
7 月 22 日,“上钢德州二小暑期国防夏令营” 火热开营。实践团成员化身 “国防辅导员”,针对少年儿童设计趣味课程:在 “急救技能课堂” 上,用玩偶模拟伤口包扎、通过动画讲解心肺复苏步骤,让孩子们在互动中掌握实用自救知识;在 “火场逃生演练” 中,设置烟雾模拟场景,指导孩子正确弯腰、捂鼻疏散;更以 “小兵当家” 角色扮演游戏,穿插 “抗日小英雄” 故事分享,将国防教育转化为童趣满满的体验。
7 月 24 日,康桥文化中心举办 “迎八一主题活动暨国防双拥集市”,团队打造沉浸式国防教育场景。集市现场,退役老兵带着军功章、老照片讲述战火岁月:“在战场,我们靠雪水和炒面坚守阵地,就是为了让后辈能安稳生活”,朴实的话语让在场青年深受触动;国防知识问答区前,“我国的国防纪念日是哪一天”“什么是全防教育” 等问题引发热烈讨论,此次活动吸引超 500 名社区居民参与,成功将 “静态宣讲” 转化为 “动态体验”,让国防教育走进寻常百姓家。

从军事训练到社区共建,从场馆调研到讲师团成立,“戎耀心声” 实践团以实际行动践行 “深化全防教育” 的时代要求。未来,团队将继续发挥退役大学生优势,推动国防教育向更广阔领域延伸,让更多青年在红色熏陶中增强国防意识,在实践磨砺中扛起强国担当,让抗战精神代代相传,让国防力量生生不息。


